當前位置:科技 > 正文
              大運村9月底將向公眾開放參觀
              2023-08-05 08:39:58 來源:

              “成都大運會得到各代表團百分之百肯定”“成都大運會遺產將長久惠及城市和廣大市民”……8月3日、4日,成都大運會連開兩場賽事運行專場新聞發布會,對賽事進展情況和大運會遺產規劃管理進行新聞發布,在盛贊本次大運會的同時,透露了成都大運會49個新建或改建的體育場館設施后續利用規劃情況。

              成為中外運動員文化交流、互學互鑒、團結友誼的盛會

              8月3日,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在主媒體中心舉行賽事運行專場新聞發布會。國際大體聯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任趙晶表示,國際大體聯最近與各代表團就參賽感受進行了交流,得到的反饋都是對成都大運會百分之百的肯定,“國際大體聯對成都大運會是滿意的,這個問題毋庸置疑?!?/p>


              【資料圖】

              截至8月3日中午,成都大運會賽程過半。根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公布的相關賽事數據,競賽前半段共有8593人次運動員參賽,4521人次技術官員參與執裁,完成111場頒獎儀式,143名頒獎嘉賓為獲獎運動員頒獎。反興奮劑“兩站一中心”運行正常。大運會執委會相關部門完成和處理各代表團競賽信息咨詢11713件,服務跆拳道、柔道、武術883人次的稱重服務以及654人次的縫制服務。

              “成都大運會因故曾被延期2次,也是國際大體聯歷史上唯一一屆被延期2次的大運會。我們之前一直在說辦大運會是為什么?是因為我們想把成都推向世界,我們想把世界帶到成都來。我在網上看到很多代表團成員活躍在街頭巷尾的帖子,各代表團不僅僅是來參加大運會的,也是來感受成都的,我覺得這才是我們承辦這屆賽事的意義。”趙晶表示,國際大體聯在與各代表團交流中發現,成都大運會已經成為中外運動員文化交流、互學互鑒、團結友誼的盛會。

              據趙晶透露,國際大體聯8月2日曾召集所有代表團團長召開例行會議,在此次會議上,各個參賽代表團對成都大運會總體運行情況的反饋都持肯定態度。趙晶說:“這個肯定不僅僅是對組委會工作人員的肯定,也是對大運會的肯定,更是對成都的肯定?!?/p>

              49個場館全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不少于330天

              成都大運會49個新建或改建的體育場館設施后續如何利用?“大運會結束后,將采取‘短期+長期’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市場化思維推動場館惠民和可持續利用。”4日的成都大運會賽事運行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大運會執委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曹雪峰介紹,短期內,將著重圍繞引進高等級賽事,分類實施惠民開放,持續提升場館的服務品牌和場館的“顯示度”。

              今年下半年開始,成都計劃陸續在大運場館舉辦22項國際賽事和38項全國性賽事,并大力推動2024年湯尤杯、2025世運會等大型頂級賽事在大運場館舉辦。同時積極申辦田徑世界杯并長期落戶東安湖體育公園,申辦世界體操錦標賽和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落戶適配到相應的大運場館,讓“在家門口觀賽”成為成都市民的一種時尚生活方式。

              場館惠民方面,將按照“一場(館)一策”原則,分類實施開放,全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天數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時間不少于35小時。曹雪峰介紹,36個改造場館大量分布在各個高校,成都將探索建立學校場館對外開放機制,進一步滿足市民就近健身需求,并支持全市青少年體育賽事在大運場館舉辦,組織開展籃球、排球、游泳、射擊、柔道、輪滑、乒乓球等賽事不少于200場次。

              中長期方面,成都將分段轉入探索市場化路徑,努力形成大型體育場館可持續綜合利用的成都路徑。

              大運村全部轉化為成都大學教學生活空間

              建在成都大學里的大運村,大運會結束后將如何利用?大運村執行副村長蘇波介紹,大運村新建38萬平方米單體建筑,同時進行了18萬平方米路網改造、景觀提升、地下管網整治等。賽后,大運村將全部轉化為成都大學師生的教學生活空間。

              蘇波介紹,成都大學1000余名學生,作為大運會和大運村的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在實踐中拓寬了國際視野,增強了文化自信。下一步,成都大學將大力發展體育賽事管理特色學科,培養賽事運營、賽事策劃人才;更加注重挖掘傳統工藝的歷史文化內涵、技藝精髓以及精神內核。

              蘇波透露,賽后將利用大運村的場館積極爭取承辦高水平的體育賽事和藝術文化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大運村閉村后,成都大學將立即進行“村轉?!惫ぷ?,預計9月底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后,計劃通過預約方式向市民開放參觀。開放區域包括代表團歡迎中心、代表團升旗廣場、運動員餐廳、運動員公寓樣板間等大運村空間;開放大運村醫療中心,并依托成都大學附屬醫院向周邊市民提供診療服務。

              下一屆大運會舉辦城市來蓉觀摩

              知識傳遞是大運會遺產的重要延續,也是世界大運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曹雪峰介紹,目前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已啟動相關工作,包括組織下一屆舉辦城市來蓉觀摩,親身感受和體驗成都如何舉辦本屆大運會;在大運會結束后6個月內,向國際大體聯提供一份詳細、準確、全面和完整的大運會賽后報告;大運會結束后至少10年內,將收集有關大運會遺產和影響的數據,每年向國際大體聯至少提供1次書面報告等。

              成都大運會博物館已于7月24日開館,是大運會歷史上首次在開幕前向公眾開放的大運主題博物館。“博物館已收集各類實物藏品1000余件、影像及電子文檔資料近8萬件?!背啥即筮\會博物館籌建辦公室主任黃勇智介紹,博物館按三個篇章進行布展,第一、二篇章已向公眾開放,參觀人數已突破2萬多人次。第三篇章“全球盛會”的展陳,正加緊籌備中,待完成后開放。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薛劍

              關鍵詞:
              責任編輯:zN_0558